在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家庭教育作为“孝”的主要组成部分,历来受到人们的重视。人刚刚呱呱坠地的时候,都是一张白纸,都是由家庭教育来定底色。一个人从家庭中得来的基本教养,也往往比从社会上从书本中得到的多。因此,教育好子女是父母的本分,更是无言的责任。
一般地,日常生活中,子女的饮食起居受母亲的照管最多,母亲与子女在一起交流的机会也最多,因此家教中母亲的作用十分独特。孩子未来走什么样的路、做什么样的人,总会印刻上母亲的痕迹。明代的吕坤因著有《呻吟语》而闻名,他写的《闺范》也有不少的可取之处,其中提到:为母之道在于有教有慈,“母不取其慈,而取其教”。孟母教子,因势利导,注重“德良涵养”。孟子修身,有过就改,砥心励志,终于有所成就。唐朝长孙皇后位尊不骄,内助太宗,以自己的言行风范,为子女做出了精神榜样,为“贞观之治”的形成做出了贡献。而如果没有岳母刺字也很难说会成就岳飞的精忠报国。历史上商鞅的母亲、欧阳修的母亲等等也都是千古传颂的好母亲
而我们党内老一辈革命家的母亲,在教育子女时则风范更高境界更远。毛泽东同志的母亲文七妹得知毛泽东偷偷把自己的午饭匀给穷苦同学时,不仅不责备反而让他每天带两份午饭上学,帮他养成“眷爱天下穷苦人的心肠”,母亲去世,毛泽东未能亲自送终,后撰写《祭母文》哀悼,句句字字泪水浸染,读罢令人感彻肺腑。朱德同志的母亲把勇敢面对困难的家风传给了朱德,让他养成了敢于面对困难,凡事从不言难,待人宽宏大度的品格。待抗战胜利,朱德同志欲回乡探母时,母亲的坟头早已芳草萋萋,不轻易动笔的朱德挥泪写下了传颂至今的《回忆我的母亲》。从信阳大别山走出的我党名将许世友出身贫苦,一生戎马倥偬,但他始终笃记老母亲对自己的养育,对自己参加革命的支持,更难忘母亲因他参加共产党而备受磨难颠沛流离。革命胜利之后,许世友同志的老母亲也始终保持农村妇女的生活习性,自己上山砍柴生活,与乡邻善处,没有因为儿子而搞一点特殊。许世友是个大孝子,始终觉得愧对母亲,弥留之际他唯一向党中央提出的要求是,土葬在母亲身边,在九泉下尽孝。这早已成我党历史上的佳话。
而习近平同志能有今天的作为与她的母亲齐心同志的家教也不无关系。习近平上小学时很少穿过新衣服,都是哥哥甚至是姐姐穿剩下的衣服,齐心经常教育习近平要和工农子弟在一起学习玩耍,不要有一点高干子弟的优越感。习近平十六岁独自一人远赴陕西延川县下乡插队,齐心默默鼓励和支持,因为她懂得“嚼得草根百事可做”。习近平走上重要领导岗位后,齐心马上召开家庭会议,要求家属亲友不能给习近平添麻烦,不能经商办企业,不能打习家的旗号办任何事,她还亲自一一给亲戚打电话进行严格约束。担任党的高级干部后,习近平曾有连续数年未能和父母团聚,齐心对习近平说,把工作干好就是对父母尽孝。习近平后来曾感慨地说,这就是一个真正的老布尔什维克的家风。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治国理政的卓越成就,其不忘初心勇于担当的非凡魄力,心系人民情牵群众的政治品格和“乱云飞渡仍从容”的政治定力,与他自小接受优良家风的滋养不无关系,而母亲齐心同志的作用更是不能或缺。
近年来,针对一段时期社会上奢靡之风、享乐之风不止,极端个人主义拜金主义沉渣泛起大行其道的情形,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及时提出了家庭、家教、家风的问题,而且要求党员领导干部要带头实践和弘扬重视家庭家教和家风。这一要求已经纳入全面从严治党的范畴,显示出党中央从“根”上管党治党的决心和勇气,也是我们党倡导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延伸。他要求我们要开始从浮躁喧嚣的社会生活的“雾霾”中学会抽身反思,什么样的生活是真正的有价值,什么样的家庭最幸福,一个家族真正的延续靠什么?答案很简单,靠家庭教育,靠家风的滋养。诚如一位专家讲的“家风是抗御不良风气的港湾,是治疗精神萎靡的药剂。建设良好的社会风尚必须追根溯源,从传承和弘扬好家风开始,让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充满正义和正气”。
人的一生中,受父母的影响往往最大、最持久,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子女的品行、性格、兴趣,而母亲的作用十分独特。因此,在全党大力倡导家庭家教家风的大背景下,母亲应该在其中担当主力军,作用绝不能或缺。(老城区纪委监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