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三峡的九畹溪,有个奇特景观叫问天地缝,也叫问天峡,长800米,均深200米,均宽不足2米,最窄处仅1.2米,因为这段峡谷狭窄而直,有“一线天”之称。据说当年屈原流放在这里后忧心愁惨,彷徨山泽,看到这里的石壁上画有天地、山川、神灵、古代贤圣、怪物等故事,于是当场题辞,写下《天问》此篇,用以排解愤懑、舒泻愁思。所以这个地方人们就称作“问天地缝”。 史书上记载,屈原公元前340年诞生于秭归三闾乡乐平里,自幼勤奋好学,胸怀大志。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三闾大夫,常与怀王商议国事,参与法律的制定,主张章明法度,举贤任能,改革政治,联齐抗秦。提倡“美政”。但是,由于自身性格耿直,在修订法规的时候不愿听从上官大夫的话与之同流合污。再加上楚怀王的令尹子兰、上官大夫靳尚等人受了秦国使者张仪的贿赂,不但阻止怀王接受屈原的意见,并且使怀王疏远了屈原,使得屈原亦被楚怀王逐出郢都,开始了流放生涯。结果楚怀王在其幼子子兰等人的极力怂恿下被秦国诱去,囚死于秦国。楚襄王即位后,屈原继续受到迫害,并被放逐到江南。公元前278年,秦国大将白起带兵南下,攻破了楚国国都,屈原的政治理想破灭,对前途感到绝望,虽有心报国,却无力回天,只得以死明志,就在同年五月怀恨投汨罗江自杀。 《天问》是屈原思想学说的集粹,所问都是上古传说中不甚可解的怪事、大事,“天地万象之理,存亡兴废之端,贤凶善恶之报,神奇鬼怪之说”,他似乎是要求得一个解答,找出一个因果。对自然结构提出问题,自首句“曰遂古之初”,至“乌焉解羽”,对宇宙起源、天体结构和日月星辰运行发问,接下来对大地结构和鲧禹治水、羿射十日等事件发问,还联系自己的遭遇,阐述自己个人的感慨。通过这些问题的提出,表现出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对自然、历史、社会的见解和质疑,总结了自己对历史政治的正邪、善恶、成败、兴亡的看法,让我们不仅可以了解到屈原当时思考的问题,还赋予人们一种理性的探索精神去对宇宙自然和人类社会进行新的认识,也许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困难,也更伟大,因此也就更需要智慧。 就像《天问》里所写的:曰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冥昭瞢闇,谁能极之?冯翼惟像,何以识之?明明闇闇,惟时何为?”是啊!请问远古开始之时,谁将此态流传导引?天地尚未成形之前,又从哪里得以产生?明暗不分浑沌一片,谁能探究根本原因?迷迷蒙蒙这种现象,怎么识别将它认清?白天光明夜晚黑暗,究竟它是为何而然?这种完全以问句构成,一口气对天、对地、对自然、对社会、对历史、对人生提出的一百七十多个问题,就像这一阶阶台梯,起伏跌宕,错落有致。何不言‘问天’?天尊不可问。通过对天地、日月、山川、灵异之问,并以楚国的贤君愚臣作为结尾,不仅将自己的思想动机与创作意图得到了体现,还反映出作者的学术造诣及其历史观和自然观,不愧为中国文学史上的“千古万古至奇之作”。 历史就是历史,我们不可能通过现在去透析当时的楚国现状,不知道当时的楚国政府怎样来看待屈原的“美政”,但屈原的理想却反映出他革除弊政的进步要求,挽救祖国危亡,使楚国走上富强的道路。屈原撰写《天问》的目的,不仅仅是发泄个人的疑问,而是为了教育楚国的君臣“悟过改更”,放弃单纯依赖巫术的心理,改变任人唯亲的现象,重新走上革新政治、变法图强之路。不幸的是,屈原的良苦用心,并没有得到楚国君臣的理解,反而因言获罪,受到了更残酷的打击,屈原被彻底剥夺了参与国政的权力和机会,并被迫长期离开了郢都,从此踏上流浪沅湘之间的凄风苦雨之途。即便如此,仍旧以祖国的兴亡、人民的疾苦为念,希望楚王幡然悔悟,奋发图强,做个中兴之主。 其实,屈原用不着投江自杀,即便当时自己的见解没有被采纳,在“楚材晋用”的时代也完全可以去别国寻求出路,但他明知自己面临着许许多多的危险,却坚持“忍而不能舍也”,始终不肯离开楚国半步。据说他在流放途中,曾经遇到路人渔父,渔父曾经劝过他“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告诉他处世不必过于清高,世道清廉,可以出来为官;世道浑浊,可以与世沉浮。至于“深思高举”,落得个被放逐,则是大可不必。但屈原宁可投江而死,也要表现对祖国的无限忠诚及其“可与日月争光”的人格与意志,也要体现自己忧国忧民、爱国爱民、矢志献身于祖国的决心,不使自己的清白之身与子兰、靳尚等人同流合污,蒙受世俗之尘埃。 不管怎样的帝王将相都成为历史的陈迹,只有屈原作为战国时代伟大的诗人和政治家,那种崇高的爱国主义思想和不屈不挠的斗争意志,以及壮怀激烈的气节和风骨,已经融注着我们民族伟大而悠久的历史精神传承下来,他那以自己的理想、遭遇、痛苦、热情以至整个生命所熔铸而成的宏伟诗篇“天问”,也闪耀着鲜明的个性光辉和民族的无穷力量流传至今,作为光明和正义的化身,去激励人们来爱国爱家,实现祖国的繁荣强盛。 而今,当地已经把屈原当年生活过的地方开辟出旅游景点,人们沿着这条人工铺设的水道和山道小心翼翼地攀爬着,整个峡谷静悄悄地,完全处于原始状态,纯无杂色,如天工细心打磨而出的青山绿水,还有那笼罩着的雾霭,闪闪发光的露水,清清的溪流和欢快的鸟叫,以及那丛林秀竹挺拔玉立的静影和澄碧的江水,都是那样的诗情画意。还有那琳琅满目的水上商店,那几条大龙舟在水上搭建的演出舞台,那正在演出历史话剧《屈原》,那音乐声响里间杂着的霹雳闪电和阵阵雨声,不管是那位屈原的演员在台上随风狂舞,还是台下聚精会神观看的游客,都是那样的井然有序,毕恭毕敬。就像不少地方的人们,还通过包粽子划龙舟来纪念屈原,这就说明了一个道理,只要出发点是热爱国家为民着想的,人们是永远不会忘记的!(洛阳市纪委监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