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廉政文化-->清风文苑
守望甘棠
】作者:乔文博  来源:市纪委监委网站   时间:2018-06-22 11:56:59  浏览 人次
 

甘棠是一种树,是一种花可观赏、果可食用、根可入药的树,老百姓叫她棠梨。早年间,北方农村的山野里,棠梨树随处可见。春天,乳白色的小花开满枝头,为沉寂的山坡沟坎带来生机;秋天,棕褐色的浆果簇簇悬挂,为饥渴的耕夫路人送去甘甜。比较起来,她的花色算不上艳丽,果实算不上名贵,枝干也算不上挺拔,但因其不择地势、不避瘠寒,不吝采摘,顽强而慷慨,就像黄土地上的老农,所以也深受普通人的喜爱。

甘棠在我的故乡宜阳还是个村名,甘棠村曾因棠梨繁茂而引人注目。3000多年前,召伯巡行南国路过这里,轻车简从、不扰百姓,曾在村东土岗上一棵甘棠树下搭棚办公。召伯在考察民情、听讼理政的同时,还向人们宣讲了周文王的政治主张。召伯走了,但他敬德亲民的行为和清廉简朴作风却在甘堂人的心里扎下根来。于是,便有了脍炙人口的《甘棠》诗,便有了香火不绝的召伯祠,便有了矗立至今的听政碑。

召伯无疑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他辅佐武王伐纣,推翻了殷商暴政;他力倡节俭笃信,开创了成康盛世。千百年来,人们睹甘棠必思召伯,敬召伯必咏甘棠。召伯和甘棠早已密不可分,在我们民族的记忆中固化为一种符号、一种精神。甘棠树甚至被呼作召伯树,成了历代文人墨客讴歌的对象:“天寒召伯树,地阔望仙台”,这是杜甫对召伯凌寒独立精神的赞美;“大树思冯异,甘棠忆召公”,这是李商隐对建功立业者的讴歌;“归来紫薇阁,遗爱在甘棠”,欧阳修认为甘棠是爱民的符号;“惆怅棠阴下,仁风尚蔼然”,司马光认为召伯是行仁政的典型……

一个人,一棵树,一首诗,之所以使人难以忘怀、传唱不衰,不仅因其寄托着人们对清廉政治的期盼,还因其有着警世励人、引领官风民俗的教化作用,古往今来,那些有所作为的地方官员,无不“访甘棠而思政教之原”“且礼从其俗”(清宜阳知县周洵《县志序》)。这些人中,清代河南府尹张汉尤为突出。雍正二年,张汉巡访宜阳,不仅亲访甘棠村、补植甘棠树,还写下一首《甘棠寨》诗让陪同官员奉和,诗中的一些句子发人深省:“一丘剩迹有名树,千古去思无字碑”“闻风此地忌兴起,吏少循良定可知”(随行官员中定有为此汗颜者)。临行前,张汉手书“召伯听政处”五个大字让宜阳令郭朝鼎立碑道旁,还为这位父母官留下一篇《召伯甘棠记》:“世称甘棠者遍天下,所在皆借其名耳。其实,甘棠在吾治河南府之宜阳……吾与若同官于斯土也,顾不可思其树、效其人以德其民而不忍伤乎?“告诫之意,可谓语重心长。

“世称甘棠者遍天下”,绝非耸人听闻。据统计,全国以“甘棠”为名之处有一百多个,北至北京,南到港台,除用以名镇、村、巷、冲、湾、坳等地名外,还用以名江、湖、桥、亭、园等风景名胜,足见召伯甘棠影响之大、流布之广。作为召伯听政故事原始发生地的宜阳人,对这种“甘棠遍天下”的现象应感到由衷的欣慰。国人爱甘棠,民心尚清廉。爱我甘棠,就是热爱我们优秀的文化传统,热爱我们民族的精神家园。

“连昌歌吹变蛙鸣,盖世留候墓已平。惟有甘棠千万树,至今不改旧时名。”这是明诗人赵幡经行宜阳时留下的感慨:昔日的帝王笙歌已变成了阵阵蛙鸣,显赫一时的留候墓冢也已夷为平地,世移事改,唯一不变的,是人们对先贤的思念,对以召伯为代表的清廉政治的期盼。那千万株枝繁叶茂的甘棠树,那数千年“不改旧时名”的甘棠村,足以让来访者浮想联翩。

“蔽芾甘棠,勿翦勿伐,召伯所茇。”然而曾几何时,这“勿翦勿伐”的古训被人们遗忘了,偌大的甘棠村竟不见了甘棠树,只有那方听政碑栖栖遑遑地野处道旁……

改革开放搞活了经济,也唤醒了人们的历史记忆。走上小康之路的甘棠人也懂得了文化的价值,他们自发组织起来,有钱出钱,有力出力,辟广场,建碑亭,保护听政碑;以村民张长升为会长的召伯文化研究会也成立起来了,办报出书,举办书画展览,搞得红红火火。2013年重阳节,甘棠村还开创性地举办了首届召伯文化庙会,“弘扬召伯文化,建设文明甘棠”成了甘棠人新的追求。

县纪委慧眼识真,看到了召伯甘棠对开展廉政教育的现实作用,先后筹资一百余万,完善了召伯文化广场,竖起了召伯听政群雕,建起了廉政教育展馆。不仅县内党员干部分批分次在这里接受了培训,外县市也纷纷组团前来参观学习。2012年7月,省纪委正式授牌,命名宜阳甘棠为河南省廉政教育基地。

甘棠树又一次蔚然成林,棠阴秋清不再是明日黄花。

守望甘棠,守望一种信念,守住我们精神的家园。

(宜阳县纪委监委)


 
 
关于我们 | 郑重声明 | 网上调查 | 联系我们
Copyright@2008-2013 中共洛阳市纪律检查委员会、洛阳市监察委员会版权所有
豫ICP备05009955号 地址:洛阳市洛龙区开元大道218号
访问统计:
技术支持:“河洛清风”网编辑部